第34章 筑基_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
笔趣阁 >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 > 第34章 筑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筑基

  夏原吉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今天又是高强度讨论的一天,虽然钞法的变革基本定下,但是恢复宝钞信誉中的一环就是回收民间的宝钞,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让朝廷拿出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回购百姓手中的宝钞。

  朱棣肯定是不愿意的。

  就连脾气仁善的朱高炽也不愿意。

  朱高煦更是讥讽:“你们这些官员真是无用,这种时候不能为皇帝分忧。”

  想起朱高煦的嘴脸,夏原吉就恨不得冲上去一拳。

  要不是你儿子写下《经济·天下》,我会这么累吗?

  这样不着调的想着,夏原吉走入府邸,见到自己的老仆似乎心不在焉,入神地看着一张印满文字和图画的纸张,手指沾上了许多油墨,竟然没有发现夏原吉。

  见到这一幕,若是寻常高官、勋贵早已怒不可遏。

  夏原吉却是笑呵呵地凑上去。

  “老刘,看什么这么出神啊?”

  老刘这次回神,说道:“老爷回来了,俺这是在看今天的报纸。”

  “报纸,难道是朝廷的邸报?”

  “不是,不是,那里是读书人的大事,都是一些市井小民的消遣文章。”

  说着,将报纸递给了夏原吉。

  接过报纸,夏原吉忍不住皱眉。

  这报纸的质量也未免太差了,即使是金陵城最心黑的印刷商也不至于印的墨迹如此模糊,手指稍微一涂就脏了一大片。

  似是注意到夏原吉的嫌弃,老刘忙道:“老爷别看这报纸的质量不咋地,可是每日都可以发行,而且价格便宜,每张只要两文钱,而且开头三天还白送哩!”

  听到这话,夏原吉眉头舒展,不复之前的嫌弃。

  “这倒是好事,如今学子求学抄书本就艰难,这般印刷虽然粗糙,但是价格低廉,倒是可以丰富学子的书册,更是可以印发一些便宜的书册。”

  只是一眼,夏原吉的职业病就犯了,下意识推演出报纸背后印刷术的价值。

  而后,夏原吉觉得不对,忙道:“你刚才说这报纸多少日子发行一张?”

  “每天都发行!”

  “这……”

  夏原吉目瞪口呆,忽然觉得手中的报纸沉重了不少。

  “这是怎么印刷出来的?”

  老刘摸了摸胡子,笑呵呵地说道:“老爷你要是问别人,肯定是得不到答案的,但是俺拿报纸时问了那个小道士,他说了是采用一种新式印刷术。”

  而后,老刘说起了誊写印刷术。

  听完之后,夏原吉忍不住赞叹道:“此法当真奇妙,不仅仅可以印刷文字,还可以印刷图像,且十分方便,一日就可以印刷千百张纸,唯一可惜的就是质量太差。”

  不过问题不大,夏原吉也是读书过来的,也和很许多贫困的读书人接触过,他可以保证,只要价格低廉,用这种办法印刷出的书籍,也会有人愿意购买。

  虽然质量很差,让人恨不得破口大骂,但是实在是太便宜了。

  想到这里,夏原吉对发明这种印刷术还有兴办报纸的人感到好奇。

  想必是个很有趣的人。

  而后,夏原吉翻开报纸,只是一眼,他就知道兴办报纸的人是谁。

  报纸上全数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更是用标点符号断句,并表示了语气,这种行文风格夏原吉很熟悉,正是汉王一脉书写奏章时的风格。

  现在的金陵城官员的奏章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传统的书写方式,还有一种就是朱悟净要求的大白话加上标点符号。

  尤其是朱悟净本人写的白话文,十分成熟,虽然带着北平地区方言,但是语法成型,简直就像是发展了很久似的。

  这种风格逐渐成为定制,俗称“白话文”。

  白话文已经入侵了金陵城的官员,甚至连一些地方上的官员,也开始用白话文上奏。

  这其实是一种站队。

  用传统文言文的是支持太子的,而用新式白话文的则是支持汉王。

  就连解缙这种自负文采的大才子,也因为成为朱悟净门下走狗而是用白话文书写。

  换言之,用上标点的白话文已经成为了汉王一脉的标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6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6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