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联姻(下)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笔趣阁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262章 联姻(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2章 联姻(下)

  第262章联姻(下)

  不大的园子里只有两张长桌,妇人、小娘子坐在桌边,不远处的几株桃树正绽放如烟霞,特别是其中一株桃树,半身白,半身红,惹人瞩目。

  陇西李氏择媳,而且还是如今陇西李氏最有声望的丹阳房,相当多的世家对此感兴趣。

  朱氏坐在长桌的末端,身边是适才对她感激颇多的清河郡武城张氏的媳妇杨氏,她本人出自弘农杨氏,次子就是被李善救了一命,后急行赴京的张文瓘。

  在杨氏的低声介绍下,朱氏将在场诸人的来历一一默记在心,心里犹豫,虽然都说低头嫁女,抬头取媳,但这门望是不是高了点?

  一共是八家,其中来的最多的是范阳卢氏,来了三个媳妇,带了四个小娘子……五姓七家之间嫡系主支少外嫁外娶,只在内部世代联姻,但也是有偏向的。

  比如赵郡李氏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

  而陇西李氏,则是主要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世代联姻,所以今日八家里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就占了一半。

  其余几家大抵都是次一级的世族,如河东柳氏、河东薛氏等。

  朱氏在心里琢磨,大郎这两年脾气收敛,性情温和,但到了关键时刻,仍然是说一不二,娶个门阀世家女,未必是好事……但若大郎想仕途进取,联姻又是必然要走的一步。

  虽然实际上是为了婚嫁,但名义上只是赏景,而这些门阀贵女也不是那等任由他人挑挑拣拣的,只是在类似的场合露一面……表示差不多到年龄了。

  长孙氏也提前和朱氏说过,类似的场合还有很多,慢慢挑吧……以李善的品行和才华,虽然不是门阀子弟,但也不是寒门子弟,还是有挑选余地的。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长孙氏是从秦王妃那儿打听到,清河崔氏的名士崔信一度有意,只可惜几日后李善斩杀崔帛……

  外人都认为在山东立下大功的李善是在东宫、秦王之间摇摆不定,毕竟他和两边关系都不错……但知晓李善身世的长孙氏是心里有数的。

  他日身世大白于天下,李善必定是投入秦王麾下,如此少年英杰,是有资格和望族联姻的。

  “入京半月,久闻李怀仁诗才,近日桃花盛开,不知可有佳作?”

  声音略为尖锐,朱氏转头看去,是一位年岁并不大的妇人,她记得之前杨氏介绍过,这位是范阳卢氏媳妇,出身清河崔氏。

  之前众人饮酒赏景,行拆字令,不得者饮酒,朱氏连饮数杯,她就看见这位崔氏面露讥讽之色。

  朱氏眉头一挑,正要开口,旁边一位妇人笑着抢在前面道:“难道妹妹没听说过……李怀仁吟诗必历推敲,若有赞桃花盛况之诗,诗成之日,只怕桃子都摘下酿酒了。”

  众人皆笑,杨氏点头道:“二郎今日来长安,明日让他登门问问怀仁,可能在花落之前成诗。”

  “稚圭要来长安了?”那妇人好奇问:“大兄也来吗?”

  杨氏摇头道:“夫君无暇,二郎欲在长安落脚,有意备明年科考。”

  不远处的长孙氏瞥了眼过去,没想到崔信妻子张氏却愿意为朱氏解围……也是,李善对其嫡亲的侄儿张文瓘有救命之恩。

  十余天前,自前隋时期就致仕的山东名士崔信启程入关,抵达长安,被圣人李渊任命为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品行不算高,却是中书省极为重要的关键位置,非才学过人、品行高洁者不能当之……事实上,这个官职之后一直是踏上宰相的必经之路。

  再聊了一阵后,宴席散了,三三两两的告辞离去,杨氏拉着朱氏小声说着什么,突然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娘子移步过来,行礼道:“拜见舅母,拜见朱娘子。”

  杨氏犹豫了下才笑着介绍道:“这是崔家大房小娘子,排行十二。”

  崔小娘子小脸红扑扑的,偷眼打量着朱氏。

  完全不知道内情的朱氏面带笑容,也在打量着这小姑娘,貌美而端庄,少金银首饰,声如百灵,清脆悦耳。

  “山东平定,多赖李郎君。”崔小娘子低声道:“入长安十日,又闻李郎君诗才。”

  “过奖了。”朱氏有些自豪……虽然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儿子为什么突然有了诗才,但她能肯定,不是马周、凌敬代笔。

  “今日桃花绽放,如此盛况,若能成诗……”

  “若真成诗,舅母必然告知。”杨氏笑了笑,指着那边,“你母亲还在等你呢。”

  杨氏是个明白人,事实上最早有这个念头的张文瓘是她的儿子……如今看来,崔小娘子倒是动了心,难道在清河见过?

  崔小娘子再次行礼,后退几步才转身离去……完全以后辈的礼节,这也说得过去,毕竟杨氏是她的舅母。

  朱氏糊里糊涂的回了家,第一时间将李善叫来问个究竟,在场的还有朱玮和凌敬。

  李善忍不住问:“母亲,今日那么多小娘子,你看哪位小娘子最不顺眼?”

  “都是名门贵女!”朱氏一瞪眼,“倒是最后那位崔小娘子,端庄有礼……”

  “嘿嘿,是崔信独女。”凌敬一听就知道是谁了,瞥了眼懒洋洋的李善,“没想到楼阁船板遥遥一望,倒是有这等缘分。”

  李善嗤笑道:“别说笑话了,自那日某再崔信面前斩崔帛首级,一直到离开清河,再未见过崔信。”

  朱氏听得心急,训斥了几句,凌敬详细解释了一遍。

  朱氏和朱玮听闻清河崔氏一度有意嫁女,都有些兴奋……这个时代,成功的标志有很多,但能娶五姓七家女,绝对是成功的标志。

  但接下来听说因为李善斩杀崔帛而罢……朱氏那张脸都有点扭曲了。

  李善和凌敬对视了眼,他们俩都是心里有数的,崔信当日试探隐隐有意,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中了李善本人,而是看重了李善身后的秦王李世民。

  毕竟当时身边是李道玄、田留安、齐善行、张玄素,全都是秦王一脉,但随后李善斩杀崔帛,等于是帮了魏征一个大忙,帮魏征背了个黑锅……也等于是帮东宫太子解了围。

  再之后李善以科举入仕……并没有像崔信想象中那样投入秦王府。

  在这种情况下,崔信还有可能将李善列在名单上吗?

  李善忍不住在心里想,崔信入朝,会选择秦王吗?

  这时候,朱氏一拍桌子,“勿以推敲拖延,快!”

  凌敬似笑非笑,“怀仁,今日令堂之命,总不能只两句残诗吧?”

  崔小娘子开口要诗……李善想起离开清河时候,岸边小楼上的身影,不由开口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说完,李善就后悔了。

  凌敬轻叹道:“倒是贴切的很。”

  李善嘴唇抖了抖,他才想起来了,好像这首诗就是出自清河崔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6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6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